新闻中心

公司要闻
媒体聚焦
行业动态
专题专栏
宣传视频

全体起立 拆庙压编 竞争上岗 ——燕赵驿行公司全面实施职业经理人制度

2022-03-08 13:50   作者:张丽娇 来源:燕赵驿行公司

近日,燕赵驿行公司正式公布涉改单位一般管理岗位成功选配人员名单,完成第三批职业经理人团队组建。至此,燕赵驿行公司圆满完成3批次20名职业经理人选聘,所有具备条件的子(分)公司全面实施职业经理人制度。

  主动应变求变,牵住改革发展的“牛鼻子”。燕赵驿行公司自转企改制以来,建立了基本完善、运转有效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和经营机制。但随着业务的深入开展,权责界定、管理模式、奖励机制、盈利创收等方面问题日益凸显。去年7月份,河北高速集团张建公董事长提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经营理念,12月份河北高速集团正式划归省国资委。这种形势下,燕赵驿行公司积极应变、主动求变,于去年9月份启动深化改革工作,并将实行职业经理人制度作为深化改革的首要环节、关键环节,牵住了改革发展的“牛鼻子”。竞聘1

全员竞争上岗,有为才能有位。通过内部挖潜、盘活存量、集中主力等对同类业务进行专业化拆分重组,所属子(分)公司由42个减少为24个,中层管理人员编制也大幅压减,实现全面瘦身。原有分、子公司经理层领导人员“全体起立”,公开竞聘职业经理人岗位。真正打破领导干部“不犯错误不下、不到年龄不退”的传统观念,实现按约聘用、能上能下、自由流动。对于报名应聘人员,不受级别高低、资历深浅限制,本着人岗相适原则,对于表现突出的不拘一格、大胆选用。共有100名人员参与竞聘,20人脱颖而出,竞争激烈的岗位录取比例达到12:1。通过竞聘,4名中层副职人员走上中层正职岗位,27名中层正职人员调整到中层副职岗位,5名中层副职人员调整到一般管理人员岗位,真正实现了干部能上能下。管理人员真正意识到,随着职业经理人身份的社会化、市场化,自身必须不断提高职业素质和专业水平,才能不被淘汰。

请来神秘考官,确保公开公平公正。为做好竞聘工作,燕赵驿行公司请来了“神秘考官”,组建了7-11人的面试评委团队。其中来自中国公路协会和山东、山西、北京、安徽、江苏、辽宁等省份的行业专家占到了绝大多数,内部评委仅为2名非领导岗位财务专业人士,最大限度地避免了人情分和关系分的因素。另外,通过查阅档案等方式对报名人员进行了严格审查,所有竞聘人员签署《保密协议》,对于竞聘方案和竞聘指标承诺书等关键材料,由竞聘人员密封后于面试当天现场开封,面试时评委现场打分,现场公布分数,当天发布入选名单。纪检人员对整个竞聘过程进行了全程监督、全程录像,切实做到了公开公平公正。

竞聘2

实行契约管理,实现效益共享风险共担。职业经理人实行契约管理,即通过签订并严格履行聘任协议和业绩合同等“白纸黑字”的契约,明确职业经理人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干得好就激励,干不好就调整。燕赵驿行公司对任期管理、目标设置、契约签订、考核兑现、退出管理等环节进行了认真研究、反复论证。按照“跳一跳、摸得着”的原则,对部分指标设立合理挑战值,充分激发职业经理人活力。坚持业绩导向,实行强激励硬约束,强化精准考核、有效激励,该高的高上去、该低的低下来。规范退出管理,“不胜任则退出”为全体职业经理人戴上了“紧箍咒”。

04

精心组建团队,众人划桨开大船。精心组建团队,众人划桨开大船。“独木不成林,单弦不成音”,为做好职业经理人团队组建,燕赵驿行公司着实下了一番功夫,主要采取两个步骤:一是实行职业经理人制度的单位中层副职及一般管理人员全部实行双向选择制,职业经理人和员工互相认可即配对成功。双选以来,共有1309人次参与双选,617名员工成功选择到合适岗位,平时“愿意干事、能干事”的员工成了“香饽饽”,“混日子”的员工坐上了“冷板凳”。二是实行店(站)长制,所有门店店长和加油站站长全部竞争上岗,变“伯乐相马”为“赛场选马”,共有474人次参加店(站)长的竞聘,130名员工竞聘到店长(站长)岗位,15名员工竞聘到站长助理岗位。

03

燕赵驿行公司职业经理人工作坚持在摸索中实践,在实践中完善,例如在总结第一批试点经验的基础上,第二批产业公司职业经理人选聘采取效益优先、区别对待,根据原公司经营状况采取不同的职业经理人选聘方式,盈利性公司采取竞争性商务谈判,非盈利公司采取公开竞聘选拔。同时,第二、三批职业经理人选聘对报名人数较多的岗位引入初选环节,大大节约了面试时间和成本。

燕赵驿行公司通过全面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搬走了铁交椅、打破了铁饭碗、砸烂了大锅饭,真正破解了制约企业改革发展的瓶颈。实施以来,起到明显“鲶鱼”效应,公司管理人员和员工队伍思想发生重大转变,“五自”经营理念深入人心,形成必须改、愿意改、加快改的思想共识。履新的职业经理人精神状态好,干事信心足,主动对接市场,大胆实施改革,在创新体制机制、优化业务流程、规范经营管理等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员工们真正意识到了危机感、紧迫感,增强了主人翁意识,“这事没干过、那件不好办”的声音少了,主动加班加点的多了,积极想办法推进工作的多了,公司上下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形成了决心成事、用心谋事、尽心干事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