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杯香茗,一本书,一壶清茶,品一个个家学智慧故事。前段时间,偶然在视频刷到蒙曼讲师讲家学故事,于是便捧起《寸草春晖:传统文化典籍中的家学智慧》这本书,开始仔细研读。
在《寸草春晖:传统文化典籍中的家学智慧》中,我看到了在中华千百年的文化传承里,家庭文化源远流长,如《弟子规》《颜氏家训》《朱柏庐治家格言》等,作者鞭辟入里、更深层次地从传统典籍中为我们展示家学的意义与价值,也让我明白一个人只有重视家庭、并以身作则树立起良好的家教家学家风,才能让一个家庭真正成为推动国家进步的小小单位,才能让家庭的力量汇聚到整个国家之中,真正成为良好家风的传承者。
这让我想起曾在中央电视台看到一则公益宣传片:你过路口闯红灯,你的孩子也跟着你学闯红灯;你在景区乱刻乱画,你的孩子跟着你乱刻乱画;你养成随地吐痰的坏习惯,你的孩子也养成了随地吐痰的坏习惯;你随手丢垃圾的行为,亦是孩子最容易模仿的对象。当时看完这个公益宣传片,我的内心不禁陷入沉思:父母一直都是孩子最好的榜样,父母亦是孩子言行举止最真实的写照,孩子们的好坏习惯,多是由我们这些父母言传身教而来。
记得小时候我们总是被父母和老师这样教育:要讲文明,懂礼貌,爱护公共财物,不随手乱扔垃圾,不随手乱刻乱画,给身边的人树立一个好的榜样。那时候的我们不随手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爱护公共财物,我们认为爱护环境是一件很值得骄傲的事情,可以为我们美丽干净的生活环境贡献一份力量。然而,随着我们的成长,随着与社会接触的越来越多,那些小时候养成的良好习惯却变得越来越少。我想很多人都和我感同身受:走在泰山的登山路上,有游客随手丢弃的各种瓶瓶罐罐;走在喧闹的人群中,可看见随地吐痰等不文明行为;穿梭在故宫的走廊中,那刻画在柱体上的“到此一游”给故宫的维护带来极大的困扰;那些带着孩子闯红灯的父母,他们的安全该由谁来负责?我们都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和榜样,亦是孩子最先模仿的对象,那我们的行为是不是可以像《弟子规》里讲的那样,变得更有规矩,我们那些不良习惯能不能变得更好?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中华历史源远流长;中华文化博大精深、韵味深远;中华民族讲文明、讲道德,中华儿女亦重品德、重责任、重担当。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志青年,作为孩子父母的我们,不仅要有理想、有责任、有担当,更要注重自己的品行,做好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良好的家风,由小家成大家,才能给我们孩子一个良好的榜样,才能打造幸福、温馨、舒适的生活环境,才能在建造绿色、和谐的生态中国中贡献一个个小家的力量。
媒体矩阵
关注河北高速燕赵驿行集团媒体矩阵,了解实时动态
燕赵驿行集团抖音号
燕赵驿行集团公众号